行動支付?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
電子支付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從一開始單純的第三方支付,到後來的電子支付以及現在流行的行動支付,只在短短的幾年內,各種不同的支付方式不斷的推陳出新,每一次的新產品也都更加便利更加快速。但是在這些技術的快速發展下,你覺得自己是真的了解這些服務的內容以及服務的區別嗎?
電子支付系統的定義?
電子支付其實就廣義來說,只要是利用安全電子支付手段,通過網路進行的貨幣支付或資金流轉這樣就可以算是電子支付。就是說不論是之前的電子錢包、電子支票或是現在的行動支付這些都算是電子支付的一環。那麼第三方支付呢?他雖然是透過銀行外的其他支付廠商進行的支付行為,但是因為其運作也是大多利用電子方式進行,所以它也是電子支付的一環。
行動支付改變市場趨勢:
在現在這個人手一機的時代,舊的電子支付方式已經算不上是最方便了,也因此開始有了許多廠商開始將主意打到行動支付上面去。行動支付的定義是在不需使用現金、支票或信用卡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使用行動裝置支付各項服務或數位及實體商品的費用。雖然使用非實體貨幣系統的概念已存在許久,但支援此系統的科技直到近期才開始普及。光是看台灣地區的幾家行動支付廠商(Line Pay、街口支付、台灣Pay)就可以知道這塊大餅的魅力有多吸引人了,不只民間企業的Line Pay、街口支付,連政府主導的台灣Pay也推出了。
為甚麼行動支付可以這麼大幅度的改變現在的所有市場趨勢呢?最大的主因就是其方便性以及許多消費回饋的方案。就單以方便性來說,你想想,今天不論你到超商買東西或是加油或者是單純想買個水,你不用再從口袋拿出錢包慢慢數著零錢,有時候沒有零錢還要拿一千塊給服務員找一大堆的零錢放在身上,又重又麻煩。在行動支付出來之後,你只要簡單拿著隨時都在你手上的手機一刷,東西馬上可以帶走。而且還常常會有許多現金1%折扣之類的活動,根本是刷越多賺越多的感覺啊。
電子化的潛在問題:
電子化的服務帶來的優點固然多到不勝枚舉,但是缺點卻也是非常致命的,就以當前的技術來說要防範也是非常困難的。最大的問題還是資訊安全以及個人隱私的問題,畢竟還是有很多犯罪份子會去散佈木馬病毒等等,這對我們手機的資安就有非常嚴重的危害,如果是第三方支付還有可能可以找回被偷走的錢,但是如果是以一般的行動支付來說,很容易就會讓你的辛苦錢付之一炬,因為要找到偷走你錢的人真的是難上加難阿。另一個個人隱私的問題也是很嚴重,以現在的情況來說,只要你願意花錢,基本上你一定可以買到一個人的電話、信箱等等個人資料。現在的社會個人隱私外洩已經是非常氾濫的問題了。當然可能會有些人覺得這些資料可能不重要甚麼的,但是真的不能小看這些資料外洩,常常就會有很多重要的資訊也包含在其中,如果遇到不良商家,把這些數據進行交易,無疑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甚至是個人生命跟財產問題會受到威脅。
台灣行動支付趨勢:
行動支付的成長之外,在台灣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根據資策會 (MIC) 2018年1月發布的《台灣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顯示,台灣使用行動支付的人,從兩年前的19%一路攀升至40%以上。這個成長幅度是非常可怕的,但是在來看看鄰近的幾個國家就知道台灣的行動支付還只是在發育中而已,以韓國來說整體的電子支付率已經到了77%,中國也有56%,相較於台灣的電子支付比例只有26%,也因此開始有許多的廠商進入此領域想要分一杯羹,可想而知大約在幾年後的台灣說不定也可以進入無現金的社會結構了吧。
參考來源:
支付、比特幣名詞分不清楚?行動支付、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加密貨幣、通證(token)、遊戲幣等七種概念一次解析:https://www.blocktempo.com/digital-payment-mobile-payment-cryptocurrency-token-definition/
行動支付掌握未來 台灣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http://www.ectimes.org.tw/?p=58700